JJF 1971-2022

时间: 2023-08-26 13:39:55 |   作者: 粉尘检测仪

详细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 JJF1971 2022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ecificationforFannin MillAnemometers p g 2022-06-28发布 2022-12-28实施 国家 市场 监 督 管理 总 局 发 布 — JJF1971 2022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 — CalibrationSecificationfor JJF1971 2022 p Fannin MillAnemometers g : 归 口 单 位 全国流量计量技术委员会 : 主要起草单位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参加起草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 沈阳加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河北大学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流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 JJF1971 202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 ) 王 振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与起草人: 崔骊水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 杨有涛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 ) 王锡钢 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 ( ) 李赫峰 沈阳加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 方立德 河北大学 ( ) 吴伟龙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JJF1971 2022 目 录 引言 ……………………………………………………………………………………… ( ) Ⅱ 范围…………………………………………………………………………………… ( ) 1 1 引用文件……………………………………………………………………………… ( ) 2 1 术语和计量单位……………………………………………………………………… ( ) 3 1 概述…………………………………………………………………………………… ( ) 4 1 工作原理…………………………………………………………………………… ( ) 4.1 1 用途………………………………………………………………………………… ( ) 4.2 1 结构………………………………………………………………………………… ( ) 4.3 2 计量特性……………………………………………………………………………… ( ) 5 2 最大允许误差……………………………………………………………………… ( ) 5.1 2 起动风速…………………………………………………………………………… ( ) 5.2 2 校准条件……………………………………………………………………………… ( ) 6 2 环境条件…………………………………………………………………………… ( ) 6.1 2 校准用介质………………………………………………………………………… ( ) 6.2 2 测量标准及别的设备……………………………………………………………… ( ) 6.3 2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 ) 7 3 校准项目…………………………………………………………………………… ( ) 7.1 3 校准方法…………………………………………………………………………… ( ) 7.2 3 校准结果……………………………………………………………………………… ( ) 8 5 复校时间间隔………………………………………………………………………… ( ) 9 5 ( ) ………………………………… ( ) 附录A 标准风速计算方式 皮托管作为标准器 6 ( ) ……………… ( ) 附录B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记录的参考格式 皮托管作为标准器 7 ( ) ………… ( ) 附录C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记录的参考格式 热式风速仪作为标准器 8 附录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内页格式 ………………………………………………… ( ) D 9 附录 风速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 ( ) E 10 Ⅰ — JJF1971 2022 引 言 —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 JJF1001 2011 JJF1071 2010 》 — 《 》 规则 和JJF1059.1 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 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本规范参照了 / 《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 / 《旋转式测风 GBT24559 QXT23 》、 《 》、 《 》, 传感器 JJG518 皮托管 JJG431 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 并结合我国叶轮式风速 、 。 计的生产 使用和校准现在的状况进行制定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Ⅱ — JJF1971 2022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风速范围为 ( ) / 的叶轮式风速计的校准。 1~30 m s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431 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 JJG518 皮托管 JJ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71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 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 GBT24559 / 旋转式测风传感器 QXT23 ,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 ( ) 。 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1.1 叶轮式风速计 fannin millanemometer g 以围绕水平轴旋转叶轮为风速感应器的风速测量仪器。 3.1.2 起动风速 startin windvelocit g y , 。 风速计叶轮由静止变为能维持连续转动时 风速计能输出信号的最低风速 3.1.3 阻塞比 blockaeratio g ( ) 。 风洞试验段内风速计 包括安装支架 迎风面积与试验段横截面积之比 3.2 计量单位 : , /。 3.2.1 风速单位 米每秒 符号 m s : , 。 3.2.2 压力单位 帕斯卡 符号 Pa : , 。 3.2.3 温度单位 摄氏度 符号℃ 4 概述 4.1 工作原理 ( ) , 叶轮式风速计 以下简称风速计 由叶轮和风速计算显示机构等组成 如图 所 1 。 , 。 示 测量时使叶轮旋转面垂直于气流方向 气流推动叶轮旋转 叶轮的转数通过机械传 , 。 动或磁耦合方式来进行转换 由显示机构输出风速值 4.2 用途 风速计是用于测量空气流动速度的仪表。 1 — JJF1971 2022 : , 风速计根据其计算机构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内部自带计时装置 可以直接读出风 , ; , , 速 称自记叶轮式风速计 另一种是不带计时装置的 使用时需另备秒表 称不自记叶 轮式风速计。 4.3 结构 、 、 、 , 风速计主要由叶轮 水平轴 转换机构 显示机构等组成 其中转换机构最重要的包含 , 。 光电组件或磁电组件 风速计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 风速计结构示意图 1 5 计量特性 5.1 最大允许误差 风速计最大允许误差通常为 ( /)。 ± 3%v+0.3m s s 注:1.v为标准风速值; s , 。 2.以上指标不用于合格性判定 仅供参考 5.2 起动风速 风速计起动风速通常应不大于 /。 0.8m s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温度一般为:( ) 。 15~30℃ : 。 相对湿度一般为 不大于85% 大气压力一般为:( ) 。 86~106 kPa 6.2 校准用介质 校准用介质一般为空气。 6.3 测量标准及别的设备 / 。 主标准器及别的设备均应有有效的检定 校准证书 6.3.1 主标准器 ( )、 , 主标准器可选用皮托管 配微差压测量仪表 热式风速仪等 其测量下限应满足 , , 被校风速计起动风速测量要求 其上限应符合被校风速计测量范围上限 推荐主标准器 技术方面的要求见表 1。 2 — JJF1971 2022 表 推荐主标准器技术方面的要求 1 序号 设备名称 技术方面的要求 测量范围通常为 ( ) /,扩展不确定度不低于被校风 1~5 m s 1 热式风速仪 速计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三分之一 测量范围通常为 ( ) /,皮托管系数 应在 5~30 m s K 0.997~ ( 皮托管 配微差压 2 1.003;微差压测量仪表的测量范围与皮托管量程相匹配, 测量仪表) : MPE ±0.8Pa 6.3.2 别的设备 别的设备技术方面的要求如表 所示。 2 表2 别的设备技术方面的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技术方面的要求 用途 工作段内气流的均匀性优于 1%; 1 风洞 提供测量风速场 工作段内气流的稳定性优于0.5% 温度计 : 测量风洞内气体温度 2 MPE ±0.5℃ 气压计 : 测量大气压力 3 MPE ±100Pa 湿度计 : 测量风洞内气体湿度 4 MPE ±5%RH 温度: : ; MPE ±0.5℃ 5 温湿度计 测量环境温湿度 湿度: : MPE ±10%RH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 校准项目 风速计校准为示值误差校准。 7.2 校准方法 7.2.1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7.2.1.1 外观检查 , 。 对风速计的外观进行全方位检查 目测风速计的叶轮几何形状无明显变形 风速计显示应 , , 清晰完整 风向标志刻线应清晰易见 且刻线平行于叶轮旋转轴或垂直于叶轮旋转平 。 , 。 面 叶轮静止时 显示值应为零 7.2.1.2 机械性能检查 , , 将风速计叶轮转轴分别处于垂直和水平状态 吹动叶轮转动 观察叶轮转动是否有 。 , 轴向跳动或径向摆动 当风速为零时 观察叶轮是否能缓慢减速并自然地停止在任意 位置。 7.2.1.3 标准器检查 , 主标准器迎风面轴线应与风洞试验段轴线平行 标准器感应端应在风洞工作段有效 3 — JJF1971 2022 区域。 7.2.1.4 风速计的安装 将被校风速计安装在风洞工作段几何中心位置或风洞工作段来流流场风速均匀区, , , 与标准器保持互不干扰的一定间距 风向标志对准风洞试验段轴向来流方向 且叶轮轴 线 计算阻塞比 ( ) , 将被校风速计 包括安装支架 在迎风方向上的投影面积除以风洞试验段面积 阻 , 。 塞比不大于0.05时 才可以进行校准 7.2.2 起动风速 , , 风洞流场风速从零逐渐增大 记录风速计叶轮开始并持续转动时的风速标准值 重 , 。 复 次 以算术平均值作为起动风速 3 7.2.3 示值误差校准 。 , , 校准点的选择 在风速计的测量范围内选取校准点 一般不少于 个 其中 7.2.3.1 7 , 应包含测量范围上限点和下限点 每个校准风速点的实际风速与设定风速的最大偏差应 : / /; / 。 符合 风速2m s时不超过±0.05m s 风速≥2m s时不超过±5%设定风速 在 , , 校准过程中 最大校准风速点对应的风速应不大于风速计说明书给出的最大风速 最小 校准风速点对应的风速应不小于风速计说明书给出的最小风速。 , , , 7.2.3.2 调整风速至校准点 稳定 1min后 同时记录标准器和被校风速计示值 重 , 复不少于 次 取多次标准器示值和被校风速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校准点的标准 3 器示值和被校风速计示值。 按式 ()计算风速计各校准点示值误差: 7.2.3.3 1 - - () E v v 1 = - i mi si 式中: ———被校风速计第 校准点示值误差, /; Ei i m s - ———被校风速计第 校准点被校风速计示值平均值, /; v i m s mi - ———被校风速计第 校准点标准风速示值平均值, /。 v i m s si , 7.2.3.4 采用热式风速仪作为标准器校准时 在标准器和被校风速计显示值稳定的情 , 。 () 。 况下进行读数 分别读取标准器示值和被校风速计示值 次 按式 计算示值误差 3 1 , 7.2.3.5 采用皮托管配合微差压仪表作为标准器校准时 在差压值和被校风速计显示 , , 值稳定的情况下 分别读数微差压仪表和被校风速计示值 次 并记录风洞试验段内空 3 、 , 。 () 。 气温度 相对湿度和气压值 按附录 计算标准风速值 按式 计算示值误差 A 1 7.2.4 重复性 按式 ()计算风速计各校准点重复性: 2 v - v mi max mi min () Eri= 2 C 式中: ———第 校准点被校风速计重复性, /; Eri i m s ( ) ———被校风速计第 校准点示值最大值, /; v i m s mi max 4 — JJF1971 2022 ( ) ———被校风速计第 校准点示值最小值, /; v i m s mi min ——— , 。 极差系数 取值如表 所示 C 3 表 极差系数表 3 n 2 3 4 5 6 7 8 C 1.13 1.69 2.06 2.33 2.7 2.85 2.85 8 校准结果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参照附录 和附录 。按本规范要求校准后的风速计出具校准证 B C , , 。 书 校准证书格式参照附录D 风速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E 9 复校时间间隔 、 、 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 使用者 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 , 。 决定的 因此送校单位可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 一般建议复校时间 间隔不超过 年。 1 5 — JJF1971 2022 附录A ( ) 标准风速计算方式 皮托管作为标准器 用风洞试验段内的空气温度按式 ( )计算饱和水汽压: A.1 A.1 D ( 2 ) AT BT C + + +T ( ) e k e A.1 w = × 式中: ——— 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 ; e T Pa w ———试验段内空气温度, ; T K 、 、 、 、 , : A B C D k均为常数 其值如下 -5 -2 A =1.2378847×10 K ; -2 -1 B=-1.9121316×10 K ; C=33 3 D=-6.3431645×10K; k=1Pa。 、 ( ) : A.2 用风洞试验段内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和气压值按式 A.2 计算空气密度 1 -3 ( ) ( ) 3.48353 10 0.378He A.2 ρ= × × p0- w T 式中: ———试验段内气压, ; p0 Pa H———试验段内空气相对湿度。 再将空气密度值和微差压仪表示值代入式 ( )计算出标准风速值: A.3 A.3 2Δp ( ) v K A.3 = s ρ 式中: ———标准风速, /; v m s s K———皮托管系数; 3 ———空气密度, / ; k m ρ g ———微差压测量仪表示值, 。 Δp Pa 6 — JJF1971 2022 附录B ( )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记录的参考格式 皮托管作为标准器 客户名称 客户地址 生产单位 实验室名称 校准地点 证书编号 计量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校准日期 环境条件 大气压力 /kPa 温度 /℃ 相对湿度 /% 其他 校准依据 校准所用主要标准器具 / 准确度等级 测 名称 测量范围 编号 证书号 有效期至 量不确定度 校准结果: 外观检查: 叶轮起动风速: 机械性能检查: 阻塞比: 示值校准结果: 微差压仪表 标 风速计示值 风洞试验段 读数/ 准 / 扩展不 Pa m s 校 示值 风 重复性 确定度 准 平 相对 气 速 平 误差E / ( ) 点 温度 ρ / m sU k=2 1 2 3 均 湿度 压 值 1 2 3 均 m s / ℃ / 3 m s k m g 值 % hPa / 值 m s 校准人: 核验人: 7 — JJF1971 2022 附录C ( )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记录的参考格式 热式风速仪作为标准器 客户名称 客户地址 生产单位 实验室名称 校准地点 证书编号 计量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校准日期 环境条件 大气压力 /kPa 温度 /℃ 相对湿度 /% 其他 校准依据 校准所用主要标准器具 / 准确度等级 测 名称 测量范围 编号 证书号 有效期至 量不确定度 校准结果: 外观检查: 叶轮起动风速: 机械性能检查: 阻塞比: 示值校准结果: 标准风速值 风速计示值 / / 扩展不 校 m s m s 示值 准 重复性 确定度 风 误差E 平 平 / ( ) 速 m s U k=2 / 点 1 2 3 均 1 2 3 均 m s / m s 值 值 校准人: 核验人: 8 — JJF1971 2022 附录D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内页格式 本次校准所使用的标准仪器及设备可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和标准。 ( 、 ) 本校准所依据技术文件 代号 名称 —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 JJF1971 2022 校准环境条件及地点 温度 ( ): 相对湿度 ( ): ℃ % 大气压力 ( ): 校准地点: Pa 校准所用主要标准器具 / 名称 测量不确定度 准确度等级 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校 准 结 果 扩展不确定度 标准风速值 风速计示值 示值误差 重复性 序号 ( ) k=2 / / / / m s m s m s m s / m s 1 2 3 4 5 6 7 9 — JJF1971 2022 附录E 风速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E.1 风速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 ) /, , /、 风速计测量范围为 1~30 m s 根据本规范的校准方法 以 9.95m s / , 。 校准点为例 对风速计测量结果进行校准 25.08m s E.2 测量标准 所用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名称及技术指标见表 E.1。 表E.1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分类 名称 测量范围 技术指标 皮托管 ( ) / 5~50 m s K 1.000 = 标准器 微差压仪表 ( ) : 0~1600 Pa MPE ±0.8Pa 风洞 ( ) / 稳定性 ;均匀性 1~50 m s 0.5% 1% 温度计 ( ) ( ) 0~50℃ U=0.2℃ k=2 配套设备 湿度计 ( ) ( ) 10~95%RH U=1.5%RH k=2 气压计 ( ) : 500~1050 hPa MPE ±0.07kPa E.3 测量模型 皮托管配合微差压仪表校准风速计的示值误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 ) E v v E.1 = - m s 其中, ( ) 273.15 t + ( ) v 23.961 K Δ E.2 s= × × p× ( -0.378 e) p φ w D ( 2 ) AT BT C + + +T ( ) e k e E.3 w = × ( ) 273.15 t + ( ) E v 23.961 K Δ E.4 = - × × p× m D ( 2 ) AT BT C ( 0.378 k e + + +T ) p- φ× × E.4 风速计示值误差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2 , 引起示值误差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 和 分量彼此不相关 依据公式 E v v u y = m s c N ∂f2 2 : · ( ),则 ∑ u xi i 1 ∂xi = 2 2 2 2 2 u cu cu c= 1 1+ 2 2 ∂E ∂E : , 。 式中 灵敏系数c= =1c= =-1 1 2 ∂v ∂v m s 因此: 10 — JJF1971 2022 2 2 2 ) () ( ) ( ) ( u E u v u v E.5 c = m + s ( ), , : 由式 E.2 再考虑风洞均匀性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可得 uv 1 1 1 s 2 2 2 2 2 2 u u u K u Δ u 273.15 t u 0.378e = + + + p+ + + p- w j w r r r r φ v 4 4 4 s ( ) E.6 E.5 不确定度评定 E.5.1 风洞均匀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 j , 将风洞的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计入流场压差测量的不确定度 风洞均匀性要求为 , , : 1% 按均匀分布 则风洞均匀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1% u= =0.577% j 3 E.5.2 风洞稳定性引入的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w , 将风洞的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计入流场压差测量的不确定度 风洞稳定性要求为 , , : 0.5% 按均匀分布 则风洞稳定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0.5% uw = =0.289% 3 E.5.3 皮托管配合微差压仪表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 ) uv s 、 皮托管配合微差压仪表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包括皮托管 微差压仪表测量引入 的不确定度。 测试时校准环境和温度为 19.4℃,相对湿度为 37%,大气压力为 101.9kPa。 E.5.3.1 皮托管系数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 K u K r , , , 根据所用皮托管的校准证书 皮托管的系数 按 为 均匀分布 K=1 MPE ±0.3% 则皮托管系数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K 0.3% ur K = =0.173% 3 E.5.3.2 压差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 u Δp r / , 校准风速点为 时 采用微差压仪表重复性测量 次压差 的值分别为 9.95m s 3 Δp , , 。计算得到微差压仪表重复性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 60.0Pa 59.9Pa 59.9Pa 。 , ur 1 Δp =0.098% , , 用微差压仪表测量流场压差 采用量程为 1600Pa的微差压仪表 根据所用微差 压仪表校准证书, 为 ,则微差压仪表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MPE ±0.8Pa 0.8 , u Δ 100% 0.771% r 2 p = × = 59.93 3 × 压差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2 2 2 2 , , u Δ u Δ u Δ 0.098% 0.771% 0.777% r p = r 1 p + r 2 p = + = / , 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到校准风速点25.08m s时 流场压差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 为0.14%。 11 — JJF1971 2022 风洞测量段气流温度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E.5.4 t u t r , ( ), 由温度计的校准证书可知 扩展不确定度为U=0.2k k=2 测量时风洞测量段 气流温度 为 ,则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t 19.4℃ t 0.2 u t 100% 0.034% r = × = ( ) 2 19.4 273.15 × + E.5.5 大气压力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 p r p , , , 根据所用空盒气压表的校准证书 为 按均匀分布 测试时大气 MPE ±0.07kPa 压为 101.9kPa,则大气压力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p 0.07 u 100% 0.040% r p = × = 3 101.9 × E.5.6 空气相对湿度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 φ φ , , 用湿度计进行风洞测量段内空气相对湿度测量 根据所用湿度计的校准证书 扩展 不确定度为 ( ),测试时相对湿度为 ,则空气相对湿度的相对标 U=1.5%RH k=2 37% 准不确定度为: 1.5% u 100% 2.341% r φ = × = 2 37% × E.5.7 ( -0.378 e)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 -0.378 e p φ w r p φ w ( ), , 由式 计算得到在校准环境和温度 为 时 饱和水蒸气压力 E.3 t 19.4℃ e = w , , : 2253.61Pa 则p-0.378 e =70381.03Pa 则 φ w 2 2 2 2 2 2 2 2 u p-0.378 e =u p +0.378 u e +0.378e u φ w φ w w φ 2 2 2 2 2 2 2 2 2 ( ) = u p +0.378 u e +0.378e u E.7 p r φ w w φ r φ 由式 ( ),可得: E.3 ∂e D ( ) w 2AT B ue uT + - euT 7.013Pa = = = w 2 w ∂T T 综上根据式 ( ),计算可得: E.7 u -0.378 e 17.268Pa p φ w = 因此: p u -0.378 e φ w u -0.378 e = =0.025% r p φ w p-0.378 e φ w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E.5.8 v u v s r s ( ), / , : 根据式 E.6 校准风速点 9.95m s时 计算可得 uv s u v = =0.006% r s v s 根据式 ( )计算得到标准器风速测量值 为 /,则标准不确定度 E.2 v 9.95m s s / 。 uv u v v 0.060m s s = s × = r s , / , 按照同样的方法 计算得到校准风速点 25.08m s时 标准器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 0.094m s E.5.9 被校风速计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 ) uv m 12 — JJF1971 2022 / , /, /, 校准点 时 被校风速计 次重复测量的数值为 9.95m s 3 9.80m s 9.80m s /。根据极差法计算实验标准差: 9.80m s v -v max min / sv = =0.00m s k 1.69 则由被校风速计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sv k / uv = =0.00m s m 3 / , 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到校准风速点25.08m s时 被校风速计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 /, , 不确定度为0.059m s 由于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占主要 所以不考虑分辨力带来的 不确定度分量。 E.5.10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E.5.10.1 相对标准不确定分量一览表 / , 。 v=9.95m s时 v 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见表 E.2 s s 表 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 ( /) E.2 v v=9.95m s s s 输入量的 序号 符号 不确定度分量来源 标准不确定 灵敏系数 度分量 1 uj 风洞均匀性 0.577% 1 2 uw 风洞稳定性 0.289% 1 ( ) 皮托管系数 3 u K 0.173% 1 r ( ) 微差压仪表 4 u Δp 0.777% 0.5 r () 风洞测量段气流温度 5 u t 0.034% 0.5 r 6 u -0.378 e -0.378 e 0.025% -0.5 r p φ w p φ w / uv 0.060m s = s E.5.10.2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式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下式计算得到: E.4 2 2 u E = u v +u v c m s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E.3。 表 不确定度分量来源 ( /) E.3 E v=9.95m s s 输入量的 序号 符号 不确定度分量来源 标准不确定 灵敏系数 度分量 uv 标准风速 / 1 0.060m s -1 s ( ) 被校风速计重复性 / 2 uv 0.00m s 1 w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u E =0.06m s c 13 — JJF1971 2022 E.6 扩展不确定度 取 ,则 ,被校风速计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见表 。 k 2 U E k u E E.4 = = × c 表E.4 被校风速计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 扩展不确定度 标准风速值vs 风速计示值vm 示值误差E 不确定度u E ( ) U E k=2 c / / / m s m s m s / / m s m s 9.95 9.80 -0.15 0.06 0.12 25.08 24.77 -0.31 0.10 0.20 14

  JJF 1946-2021 波浪测量仪(声学法)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pdf

  JJF 1950-2021 螺纹量规扫描测量仪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pdf

  JJF 1951-2021 基于结构光扫描的光学三维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pdf

  JJF 1952-2021 X射线荧光测硫仪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Copyright © 2016-2021 贝博ty注册下载app/贝博tiyu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93136号

联系邮箱:ufoch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