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城市公园)

时间: 2023-11-10 14:49:53 |   作者: 手持风速仪

详细介绍

  人民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祠堂街9号,公园总面积1305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41.5平方米,绿化面积101367.5平方米,绿化率为77.68%。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人民公园的:命名、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景区布局、主要景点、 时令景观、其他看点、开发与保护、相关文化、重要事件等介绍

  人民公园始建于清宣统三年 (公元 1911年 ),旧称“少城公园” ,1950年改名为“人民公园”,是四川省第一座公共园林,成都最早建立的城市公园,成都市中心规模最大的风景园林历史公园。

  公园集爱国主义教育、文物保护、风景园林、休闲娱乐于一体,有辛亥保路文化主题展示区、近现代建筑群等历史文物区、川西园林景观区、休闲娱乐区四个分区。辛亥保路文化主题展示区主要是以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为主体的纪念性园区;近现代建筑群历史文物区包括中正图书馆旧址、民众教育馆旧址、通俗教育馆旧址等;川西园林景观区主要是由盆景园、兰草园、少城苑、菊花园组成的独特川西园林;休闲娱乐区主要包含了鹤鸣茶社、少城茶庄、浓荫茶社、儿童乐园等。

  人民公园园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处,是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不同季节,景区的园林景观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公园名字的由来,与旧成都城池的命名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秦灭蜀后,秦国宰相张仪按照咸阳的规制在成都建起了太城和少城。太城是政治中心,少城是经济中心,二者泾渭分明,不可逾越。清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驻防成都将军玉昆为解决旗民生活困境,与四川省劝业道道台周善培于祠堂街兴建公园,开放少城(满城),唯许旗民于园内开业谋生,并栽花种树,修建迎禧楼,观稼楼、松韵楼、湖心亭等,收门票,任人游观。由于公园占地当时的少城,市民约定俗成称之为“少城公园”。

  1911年,驻防成都将军玉昆与四川省劝业道道台周善培于祠堂街兴建公园。ci

  1913年,川汉铁路总公司在园内修建“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纪念保路运动中英勇牺牲的战士。

  1914年,对公园进行扩建,拆除永济仓库,从通顺桥挖掘沟渠,把金水河河水引入公园内,流入半边桥。

  1924年,公园建设通俗教育馆(后改为民众教育馆)、陈列馆、博物馆、图书馆、音乐演奏室、游艺场、动物园、运动场。并从小南街引金河水经后荷花池、君平街、绕芙蓉清溪转北汇合于半边桥,凿渠的土堆建成了假山——东山。公园的西南处建了一个荷花池。公园东面设立为餐馆和茶社区,餐馆有静宁、桃花源等饭馆,茶社有鹤鸣、枕流、浓荫、绿荫阁、永聚、射德会等。

  1938年,在公园东侧修建抗日殉国将领王铭章纪念铜像,铜像于一九五二年被拆除。

  1940年9月27日和1941年7月27日,少城公园先后两次遭受日本飞机轰炸,园内金石陈列馆、体育场、动物园、纪念碑等多处受到了损坏。

  1952年,公园内的私营餐馆、饭店、澡堂、像馆等营利性项目相继迁出;拆除破旧房屋,疏淘入园金河,修建鱼园、鸟园、盆景园、假山、亭台等景点,种植大量树木,绿化得到改进,并收购了两家私人花园,扩大园区面积。

  1982年,由于扩建西干道将公园侧河道改为街面。至此,公园面积缩小为一百四十五亩。

  2001—2003年,公园将临祠堂街、少城路、小南街、君平街房屋拆除,建铁艺花围墙,市民可以透过围墙欣赏景色。小南街小学地块划归公园,公园面积扩展至一百五十五亩。

  2003年,拆除原市图书馆、半边桥街近二万平方米的房屋作为绿地归公园管理,公园面积扩大为一百九十七亩。

  2010年,公园作为成都市第一批开敞式改造的城市公园,拆除了铁围墙和永聚茶社,进行提档升级。

  人民公园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市中心,青羊区祠堂街9号,总面积1305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41.5平方米,绿化面积101367.5平方米,绿化率为77.68%。

  人民公园所在的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分类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 16°C,年降雨量 1000 毫米左右,光、热、水基本同季。无霜期长,秋雨和夜雨较多,风速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年平均温度为15.7~18.0℃;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1~38.6℃,年极端最冷气温为-1.7~-6℃;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年总降水量为734.8~1142.3毫米,降水量总体偏多。成都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843.9~1406.2小时。

  人民公园内植物种类非常之多,小气候环境多样,配置的植物中 ,共植物种类89种,20种为外来物种,乡土植物69种 ,占到总体植物种类 的 77.5%。有银杏、黑壳楠、朴树等名木古树;以观花为主的植物35种,占总数的43%,能形成较强视觉冲击的植物有10种,植物的花色较为丰富,多集中在暖色系,以红色系为主,也有黄色系,冷色系的花可作为色彩的平衡 。生活型植物大多分布在在常绿阔叶类 ,占所有植物种类的41%,顺应成都地区气候带的植物分布特征 。 在绿地植物的构成中,乔木种类占所有物种的22%,灌木种类多达55%,说明公园绿地郁闭度较高;常绿灌木的多样性最高,占所有物种种数的32%,远远多于占23%的落叶类型的灌木,说明整个公园整体上四季皆以绿色植物为基调;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在种类的配比上较为均衡 ,分别9%和13%。

  人民公园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入口。公园内有辛亥保路文化主题展示区、近现代建筑群等历史文物区、川西园林景观区、休闲娱乐区五个分区。辛亥保路文化主题展示区位于北门入口处,主要是以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为主体的纪念性园区;近现代建筑群历史文物区大多分布在在南门入口处附近,包括中正图书馆旧址、民众教育馆旧址、通俗教育馆旧址等;川西园林景观区主要是由盆景园、兰草园、少城苑、菊花园组成的独特川西园林,其中,盆景园、兰草园、少城苑主要在南门入口处,菊花园则位于东大门入口处;休闲娱乐区主要包含了鹤鸣茶社、少城茶庄、浓荫茶社、儿童乐园等,散落分布在园区的各个地方。

  1913年,川路公司任王楠为总监工,用一年的时间修建了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纪念保路运动中死难的同胞。纪念碑作为纪念四川保路运动的重要实物,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四川近现代史研究具备极其重大价值。

  纪念碑为塔形砖石结构,坐东北朝西南,由碑台、碑座、碑身、碑顶四部分所组成。圆基座直径约9.8米,方碑身边长约4米,塔体总高约31.85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碑体四面镌刻楷、草、行、隶等4种字体碑文,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名家张(东)、颜楷(西)、吴之英(南)、赵熙(北)等书写,字体各具特色,苍劲挺拔。纪念碑样式继承了我国碑塔建筑的民族传统,同时参照国际建筑的艺术特点修建,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1961年,纪念碑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被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016年,经四川省文物局批准,加装红砂石材质护栏对其进行保护。

  中正图书馆旧址始建于1941年,系二层西式砖楼,坐南朝北,呈左右对称布局,占地面积约为700平方米。建筑中间凉台为入口大门,两层新建凉台,主楼设旋梯,悬山式屋顶,筑有灰脊。1941年,为庆贺蒋介石六十寿辰,四川省政府设立临时中正公园整建委员会,拨专款修建“图书馆”,并用蒋介石字“中正”命名。1949年12月,交由成都市人民政府管理,更名为成都市人民政府图书馆。作为民国时期修建的公共文化建筑,中正图书馆为研究民国时期的公共文化生活以及当时建筑的艺术风格提供了实物材料。现作为成都市人民公园管理处使用。

  民众教育馆旧址始建于1924年,系中西结合青砖平房,坐东朝西,城堡式门厅,设台柱,西式圆窗,中为大敞厅,屋檐青砖砌就,斗拱锯齿纹,铜瓦顶,硬山式,灰塑脊,无中花,建筑占地面积约为576平方米。1924年,时任成都市政督办王瓒绪为提高人民常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繁荣,修建通俗教育馆,次年更名为“成都市市立通俗教育馆”。1932年改名为“民众教育馆”。1949年12月交由成都市人民政府管理使用。建筑为西式风格,为研究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现作为成都市人民公园大会议室使用。

  通俗教育馆旧址又名“银杏阁”,始建于1924年,系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坐南朝北,房屋呈“一”字形排列,入楼两侧为楼梯间。1924年,杨森委成都市政督办王瓒绪开办“通俗教育馆”,以文史教育学家、实业家卢作孚为首任馆长。通俗教育馆原为博物馆,抗日战争期间博物馆中的陈列馆、武器馆、金石馆被日军炸毁。20世纪50年代在原址上照原样重建。2007年打造为“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2021年进行改陈布展,陈列馆共有两层6间展厅,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作为民国时期政府修建的公共教育建筑,通俗教育馆为研究民国时期的公共文化生活以及当时的建筑艺术风格提供了实物材料。“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也是中国近代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具有地域历史与艺术的青少年课外活动场所。

  盆景园占地2600平方米,常年展出盆景200余盆,其中山水盆景20余盆,树桩盆景180余盆,主要盆景有榆树、罗汉松、铁梗海棠等古树、桩头。内设有休息长廊、荷花水池,池岸用假山堆砌,配置麦冬及杜鹃,池中载植睡莲、荷花、马蹄莲、伞草、菖蒲等水生植物,园内林木葱郁,翠竹摇空,绿荫满地,环境幽静。

  兰园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约880平方米,是成都市市区公园中最大的兰草风景花园,正面为筒瓦灰墙,墙上嵌有花窗,圆形拱门后为仿树形四方亭,亭下水池环绕,亭西,亭南为兰花架,共摆置君子兰,吊兰等28个品种。人民公园内种植兰花由来已久,开始以成都周边地区的品种为主,1963 年,人民公园受赠了福建、浙江等地的兰花 5 个品种10 盆。随后逐年收购其他品种。

  兰园和盆景园是典型的中式园林风格,代表了成都“少城时代”的私家园林风格。

  少城苑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北临公园主路,是公园的中心景区,占地15000平方米,形成了以川西民居建筑风格和地方传统园林特色相结合的格局,展出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廊、榭、楼、亭等建筑,辅以假山、湖池,再配植芙蓉、银杏、海棠、茶花、罗汉松、香樟、玉兰、黑壳楠等具有南方特色的园林植物,充分体现了川西园林的风貌。

  少城苑借鉴成部宋代名园——东园的造园手法,利用现有旧屋,古木大树,通过对建筑、山水、植物等要素的合理布局,一种原因是四川自然山水某些片断的典型再现,另一方面是东园某些景观和意境的再造。同时,在建筑及设计上模写少城民居,但在尺度和布局上适应当代园林的设计,功能上分为三个部分:时花展区,盆景展区和兰花展区,力求更多地体现出成都乃至川西传统宅园的艺术风格。

  菊园以“爱菊堂”为中心,布置“梅庭”、“竹径”、“一谷”、“百菊图照壁”菊南山”等一系列景观节点,占地面积为3400平方米。菊园以原有公园建园风格 (特别是民国风格)为基调,巧妙的运用山石、道路、植物、建筑等园林景观要素,融入现代材料和构造,突出菊花主体,以传承文化之四君子的梅、兰、竹为烘托,表现高尚的意境,构建成特色鲜明的园林景观。通过菊花诗词、菊花科普知识介绍,特别是浮雕展示和介绍整套菊花品种邮票等,营造了浓厚的菊文化氛围,将进一步传承历史悠远长久的菊文化。

  2016年6月30日,菊园建成向市民免费开放。新菊园虽说于 2016 年才开园,但人民公园本身就具有深厚的菊花文化渊源,早在1925 年,公园内的通俗教育馆博物馆就举办了菊花会,展出的菊花品种已达到 1000 度种。由于抗战原因,菊花会并未持续举办下去。1953 年,第一届菊花展览正式在人民公园内举办,除开“文革”期间暂停举办外,每年秋天都会引得众多市民竞相参观。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龚姓生意人修缮了一座斗拱飞檐、红漆抱柱的川西民俗风格的亭式厅堂建筑,相传,龚氏返舍一梦,梦见此处为紫光缠绕,池塘之中位立几只白鹤相互嬉戏、引颈长鸣。故取雅号“鹤鸣”,讨兴旺吉祥之意。“鹤鸣”二字横额为书法家王家桢1940年手书,1952年维修公园时被拆除,1988年6月再邀王家桢先生重题。

  鹤鸣茶社讲究水质,慎遴茶品,因而生意兴隆。所饮之水汲自于城南锦江,茶叶均用当年采摘融花自窨,竹椅乃斑竹或“硬头黄”竹制成,稳定牢固、高矮适度。印有茶社之名的“三件头”(茶船、茶碗、茶盖)均订烧于景德镇或出自名匠老店之手。“堂倌”各式沏茶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1949年之前,鹤鸣茶社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公职人员聚集地,由于时局动荡和聘用制度的关系,公教人员的工作相当不稳定,每逢农历六月和腊月,学期结束,学校重新聘用教师之际,便会面临失业危险,同时也有了就业的机会。因此众人常常聚在鹤鸣茶社,互通信息,参加应聘,等待聘书,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成都人民戏称此事为“六腊战争。

  1949年之后,茶馆依然是茶客们聊天会友、遛鸟观花、欣赏曲艺和享受民间技艺的地方,园中众多店铺馆舍随着修建改造工程陆续隐没更迭,唯鹤鸣以其良好的服务信誉留存下来。历经数次维修和整饰,这座历史悠长、面目斑驳的老房舍再展新颜。

  位于少城苑内朝爽堂和双泉楼,环境清幽、景色宜人,可容纳800人品茗、棋牌、餐饮等。

  浓荫茶社原在今人民公园的紫薇阁。由于多数茶馆在闹市,不宜垒棋,少数较为清静的,但又过于偏僻,环境不佳,于是浓荫茶社利用其环境幽静,光线充足,空气清新的优势,专以棋友们为服务的对象,人们因以棋艺茶社称之。现浓荫茶社为2006年12月选址重建,可容纳600余人品茗、餐饮、棋牌,是来园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

  儿童乐园,对改革开放前期成长起来一代成都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和记忆。儿童乐园现有游乐设备16台,其中C级设备5台。每逢周末、节假日,儿童乐园都会成为欢乐的海洋。

  每到秋季,东山满山参差错落的彩叶,五彩缤纷,绚烂无比。东山始建于1918年,是由凿渠之士堆成的假山,长130米,宽48米,高30米。2017年,公园在东山打造以赤枫、中国红枫、元宝枫、三角枫、北美枫香、日本红枫、羽毛枫、红叶石楠等为主的秋季红叶景观。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位于人民公园东大门入口处,这座纪念碑坐西南朝东北,由基座、碑体、塑像三部分所组成;纪念碑塑像造型是一位国民革命军人,身背大刀、斗笠、背包,身着短裤,扎绑腿,穿草鞋,手握步枪,跨步向前,即刻准备冲锋,其原型是川军班长张朗轩。

  与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修建之初就在人民公园不同,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经历拆毁、重建、搬迁,几经辗转后,才落地人民公园:

  1937年,抗日战争全方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共40余万人即赴前线杀敌。抗战期间,四川籍将士350余万人加入国民革命军等部队出川抗日,伤亡达64万之众(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伤亡人数居当时之冠。如此伤亡,触目惊心,闻者流泪。

  1940年,为纪念川军将士血染疆场,各界呼吁和发起了募捐运动,修建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雕塑家刘开渠设计,取名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选中张朗轩为最早的“无名英雄纪念碑”雕塑的原型模特。

  1944年,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由成都市文化界和社会团体成立的造像筹委会”出资,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立于成都市的老东门城门内。

  1965年因交通建设拆毁;1989年在万年场二环路口重塑纪念碑,2007 年二环路改造后,被安放在人民公园东门前。除了雕塑本身的爱国意义外,其曲折的经历也正是成都的社会变革和城市建设的城市记忆。

  1965年,人民公园挖掘了人工湖。整个湖略成葫芦形,面积约20亩。沿岸栽植柳树芙蓉、垂丝海棠、桃花等。六个带形花坛内,栽植着时令花卉,青山绿水湖光山色,十分秀丽。现人工湖面积10772.7平方米,是成都市中心最大的人工水域,也是市中心最大的水上游船场所。

  每逢夏季,人民公园的荷花展便会开展。2021年6月25日,荷”你相约2021成都首届荷花季在成都市人民公园真正开始启动。活动期间,人民公园还举办了荷花美食荟、主题文创市集、消夏管弦音乐会、社区联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文艺汇演、百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消夏体验。2022年7月10日-7月31日在公园举办“荷力成都成就梦想”主题荷花展,通过七大主题造境亮灯和四大夜间主题活动,点亮城市“夜经济”。荷花季期间,人民公园每周都举行不同主题的活动,荷花诗词大会、汉服游园,旗袍复古舞会、国潮影音活动,在时尚与传统相互碰撞中,感受成都独有的城市魅力。

  每逢秋季,人民公园的菊花展便会开展。花展从1953年开始,已经举办了第59届,菊花的品种很多,花香清新,颜色醒目,每个品种都有不一样的观赏价值。人民公园还曾先后12次代表成都市参加全国菊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2016年参加在湖北荆门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和2019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均荣获室外景点艺术布置大奖在2015年11月,人民公园开工建设以菊花为主题的“精品菊花园”,2016年6月30日建成向市民免费开放。精品菊花园占地面积为3400平方米,巧妙的运用山石、道路、植物、建筑等园林景观要素,构建特色的园林景观。

  1952年,园内修建鱼园、鸟园、盆景园、假山、亭台等景点,大量植树绿化,并收购了两家私人花园加以扩充。

  2003年,拆除原市图书馆、半边桥街近二万平方米的房屋作为绿地归公园管理,公园面积扩大为一百九十七亩。

  2010年,公园作为成都市第一批开敞式改造的城市公园,拆除了铁花围墙和永聚茶社,进行拆围敞园及景观提档升级。

  1961年,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被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人民公园位于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存在噪音扰民的情况,老年歌舞爱好者们所造成的高分贝音乐让游客和附近的居民不堪其扰。2015年至2016年初,公园是与噪音最大的18个娱乐团队签订承诺书,定时轮流演出,演出时间每天下午2点到5点,国家法定假日禁演,五个场地旁立着五个分贝测试仪,不允许超出80分贝。每天专人登记分贝,屡次逾矩的团队会被清除。人民公园十多年的噪音顽疾彻底消除。

  2020年,根据成都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公布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区划的通知》,包括中正图书馆旧址、民众教育馆旧址、通俗教育馆旧址在内的人民公园近现代建筑群被列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公园与中国其他同时代创建的公园相比,其开办建设目的就决定了市井文化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人民公园在创建之初就是以经营为目的,允许旗民在其中营业,增加旗民收入,并且收取门票。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民公园不仅市民游览娱乐之地,园中茶馆也是物资贸易,行情交流的重要场所,三教九流的聚集之地。

  茶馆之中,小贩、担货郎售卖点心、小吃、货物,评书、曲艺演员表演,观众依心情给赏钱。经过长期发展,各个茶馆还形成了各自的客户群体,成为特定人群的聚集地园中六大茶馆,鹤鸣茶社以教师为主,枕流茶馆以学生为主,射德会茶馆以体育国术为主,浓荫茶馆以棋客为主,绿荫阁茶馆以军政人员为主,永聚茶馆为介绍青年男女结识的场所,所以还有了浑名“阴阳界”。人民公园在历史发展中融汇了,休闲、娱乐、贸易、交流等功能,是成都市井文化的集中地。

  人民公园在民国时期,就是教育人士的聚集地,其中的通俗教育馆、民众教育馆、中正图书馆、通俗教育馆陈列室(银阁),在开办之初有设博物、图书、体育、音乐、讲演、出版、游艺、事物八个部分,后逐年有些变动。到了四十年代,则有总务、教导、生计、美术、儿童教育观、边疆风物馆、体育场,在民国时期内,承担起了民众教育,开化民智的作用,集教育、展览、收藏、阅览为一园。

  同时,因为当时教师为校长聘用制,且聘用期为一学期,每到学期末,便会面临失业的危险,因此,每年阴历六月和腊月的假期中,在教师聚集地一一鹤鸣茶社,教师们互通信息,辗转介绍,等候聘书,各学校名为“优礼延聘”,实际上则是廉价选人,但由于“僧多粥少”,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成都市民戏称为“六腊战争”。

  人民公园既是爱国人士聚会之地,又是反抗清政府,反抗日军侵略战争的见证地。1911年的保路运动不仅是四川反清运动的开端,也是加速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爆发的导火线 年,为纪念保路运动中的死难烈士,在人民公园内建立的辛亥秋保路死事运动纪念碑,提醒着人民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五四运动至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公园是成都各个进步团体、演出、聚会、募捐的地方。1937年9月5日,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率领川军出川抗战的举行的欢送会,在少城公园内的大光明电影院举行。 1938 年,报纸《新新新闻》记载,1938年5月17日,为祭奠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等战斗中阵亡的川军将士,成都各界10万余人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举行了第一次抗敌川军阵亡将士追悼大会,随后将阵亡将士灵位送到忠烈祠入祭,沿途市民肃立街道两侧,均掩面啜泣,场面极其悲壮。

  抗战期间,成都两次遭受日军轰炸,特别是 1941年 7月27 日,日军出动了108 架飞机轰炸成都,共投炸弹 441 颗,爆炸弹385 颗,燃烧弹 20 颗,空炸弹5颗,炸毁成都街巷 100 多处,炸死 684 人,炸伤 894 人。空头到人民公园的炸弹19 颗,炸死 73 人,炸伤 133 人,多处历史建筑被炸毁。

  1944年1月17日,“成都市各界民众节约献金救国大会”在少城公园体育广场举行,参加的全市各界民众多达3万多人,大家无论多寡,都积极捐献。大会上宣布将成都市民集资的钱,用来购买一架战斗机并命名为“成都号”,让它飞上蓝天支持抗战。

  1961年7月13日,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于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2月,鹤鸣茶社作为成都市现存、全国历史最悠久的茶馆之一,当选成都市首批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对象。

  出版于2013年《一片树叶的故事》和2019年《航拍中国》的央视记录片曾在鹤鸣茶社取景。

  2020年9月3日,成都市人民公园的川军出川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刘建军,汉族,男,现任西南大学保卫部副部长、武装部副部长、保卫处副处长。

  喷射是液体、气体或成颗粒状的固体突然地或暴烈地迸出或放出,利用从喷嘴中高速喷出的液体或固体微粒的冲击力破碎和去除工件材料的特种加工。喷射加工大体上分为液体喷射加工和磨料喷射加工,前者发展较快,应用较广。

  《受了点伤》是台湾歌手阿桑演唱的歌曲,收录在其同名专辑中。该曲曾被用作2003年电视连续剧《十八罗汉》的片尾曲。原曲为韩国歌手Wax演唱的《사랑하고 싶어》。

  《叶子》是陈晓娟作词,陈晓娟、郭好为作曲,范世锜演唱的歌曲,该歌曲制作人是郭好为。

Copyright © 2016-2021 贝博ty注册下载app/贝博tiyu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93136号

联系邮箱:ufoch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