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蒙古气象局 小记者感知“风云变幻”

时间: 2024-01-06 19:27:25 |   作者: 叶轮风速仪

详细介绍

  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气象观测设备长什么样?人工能影响天气吗?……11月3日,50名小记者们带着对气象的好奇,走进内蒙古气象局,观风云变幻,探气象奥秘。

  “小记者们,现在我们参观的这个气象观测站不是一般的观测站,这是我区第一个城市环境气象观测站,不单单有气温、风向、湿度等基本气象观测项目,还包含了能见度、太阳辐射、大气负离子等观测项目,用于气候分析和城市气象服务,这个观测站的建成对于自治区城市气象服务起到基础数据支撑及示范作用,而且观测资料参加全球交换……”当日9时,小记者及家长们来到内蒙古气象局的气象观测站。

  气象专家黄晨教授先是给小记者们讲了气象观测站的历史故事,之后普及了观测设备的用途、数据采集等基础知识。小记者们好奇的观察着百叶箱、雨量自动监测仪、日照测量仪等气象观测仪器,随后抛出疑问:“什么叫能见度”“什么是日照”“观测设备是怎么工作的”……

  “百叶箱就是安置温度、湿度仪器并使其免受太阳直接辐射,而又保持适当通风的白色百叶式木箱”“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也就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还能够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能见度和当时的天气情况紧密关联,当出现降雨、雾、霾、沙尘暴等天气过程时,大气透明度较低,因此能见度较差。”……为了能让小记者们听懂,黄教授开始结合天气预报等实际生活案例,耐心地给同学们讲解观测方法和原理,以及对气象上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参观完观测设备,气象专家带领小记者们来到几个“大家伙”——高炮面前,这些高炮引起了小记者们兴趣,他们走近高炮,仔细端详,还有的小记者直接伸出手去感受这些高炮。

  “小记者们,你们面前的这些高炮是用来进行防雹的,通过他们向云层发射防雹炮弹,原本要降落的冰雹就会在防雹炮弹的作用下转变形态,变成雨雪形式降落,这样就能保护农民伯伯种的庄稼不受伤害了。”气象工作人员余亚庆跟小记者们讲解道。

  听着黄教授的讲解,小记者们的思考也更加深入了,为何需要测量湿度、温度、风速这些天气指标?有什么意义?我们内蒙古的天气状况怎么样?黄教授为小记者们一一解说,她的讲解非常专业,各种数据、指标都记得清清楚楚,赢得小记者们的连连赞叹。

  她说,这些都是天气预报很重要的指标,地面观测就是采集实时数据,天气预报就是依据数据进行预报。针对内蒙古特殊的气候,小记者们对风的观测及形成非常感兴趣,纷纷向黄教授请教。

  黄教授指着不远处的风杆和风叶介绍说,那是风速仪,用于检测风速,风叶摆动的位置叫风向,风速仪一共16个方位,再加上小于0.3米/秒的静风,共17个方位。

  黄教授特别强调,在地面观测中,有个现象叫大风现象,并非我们平常理解的刮大风,大风现象有具体的标准,当风速大于17米/秒被定义为一个大风现象,内蒙古属于大风天气比较多的地区。

  黄教授说,通常情况下我们以级来定义风,例如七级大风的风速是9~11米/秒,呼和浩特市观测史以来出现过最大的风速是31米/秒,出现在2013年3月10日7时10分。呼和浩特市每年的平均大风指数在17~22米/秒,大风日数是11个。另外,在乌素图森林公园设置的一个气象观测站的大风日指数是44~70多个大风日。显然,市区的大风日要少于野外。

  天气预报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温度。黄教授再次从专业的角度向小记者们讲解到,呼和浩特市的空气温度最高达39.8度,出现在2010年7月23日13时20分。每天预报的温度是观测仪百叶箱的温度,通常地面温度变化非常大,温差一般有40度,所以并不以地面温度进行参考。

  黄教授还提醒大家,一天中的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夏天在四点半左右,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两点,方便大家出行时进行参考。

  了解了气象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的流程后,小记者们的疑问也越来越多。“人能改变天气吗?能让干旱的天气下雨吗?”小记者们的这些疑问在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得到了答案。

  为了能让小记者们直观的感受人工增雨设备、流程,气象专家先给小记者们看了一段《沛雨甘霖科技人蓬勃奋进展宏影》视频,视频中介绍了什么是人工影响天气,为什么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人工增雨的效果,人工防雹的效益等内容。

  “气象是一个庞大的自然系统,有很大的能量,人的力量在天气面前是微小的,所以,人力是无法改变天气的,只能是微小的干预。比如,在云层中有一定水汽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向云体播撒致冷剂、结晶剂、吸湿剂和水雾等,以改变云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干扰气流,改变浮力平衡,加速其生长程,达到降水的目的。但如果天气晴朗,人力是不可以让天下雨的。”视频结束后,余亚庆开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小记者们介绍人工增雨的详细过程、实际情况和重要意义。

  在气象专家的讲解下,小记者们不但知道了什么是人工增雨,还了解到首府就有一架增雨飞机停在白塔机场,需要的时候随时穿梭到云层中工作。也知道了人工增雨飞机并不像平时乘坐的飞机,增雨飞机很小,里面有很多探测仪器,因为要在云层中穿梭,所以很颠簸。

  “人工增雨对于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比如今年特别旱的时候,农民伯伯种的庄稼都快渴死了,而天还迟迟不下雨,这个时候只要云的情况允许,我们就会人工增雨。”气象专家耐心为小记者们解答疑问,小记者们也纷纷拿笔记录着神奇的气象知识。

  气象观测场收集到的气象数据怎么汇总分析?专家们又是怎样将这些数据信息制成阴雨晴雪的天气预报呢?小记者们来到气象会商室,亲自体验气象工作者的工作流程。

  “刚刚大家参观的观测设备是采集气象数据的,而采集回来的数据都会在这里进行汇总,每天早上八点,咱们的气象专家都会齐聚这里,对数据来进行分析,然后做出相应的天气预报……”在气象会商室的大屏幕前,预报员周志花担任起小记者们的讲解老师。

  对照大屏幕上显示出的地图、各种颜色,周志花让小记者们寻找首府呼和浩特的位置,随后介绍说“这是内蒙古一体化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屏幕上显示着内蒙古的地图,各种颜色代表着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信息。气象工作人员根据平台上显示的数据信息,将数据转化成通俗的语言,制定成详细的天气预报!”“为什么有些时候天气预报不准确呢?”参观中,一位小记者提出疑问。听到这个疑问后,其他小记者和家长们也纷纷发出同样的疑问。

  对于这样的疑问,现场的气象专家笑着夸小记者们思维敏捷,并给出了答案。“气象是动态的,我们从采集到数据到制作成天气预报有一个时间差,在这一段时间差里,天气还在变化。在复杂的大气运动中,任何一点点微小的扰动,都可能会导致翻天覆地的气象变化,而误差不可能完全避免,所以要对天气进行百分之百的精确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气象专家说,比如降雨的情况会随天气系统的改变而改变,因为天气系统受到的外在因素影响比较多,如受高山等地形因素条件影响。

  “原来气象主播不是站在地图前,而是站在蓝布前啊”“原来播报天气预报也要这么多仪器啊”……在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天气预报演播室和制作机房,小记者们又来了兴致,东瞅瞅西看看,满是好奇。

  在制作机房里,放眼望去满是电脑和调音台,并且还有一个大屏幕实时反映着演播室的情况。电脑画面里则是复杂的气象图表。

  “制作一份天气预报一定要做好三部分的工作,主播主持、抠图、合成。小记者们现在看到的主持人站在蓝布前主持,只是天气预报画面的一部分,我们后期会将背景地图上的气象信息进行制作,然后和主持人的画面合成一个新画面,也就是小记者们平时看到的天气预报的样子。”演播室的气象工作者跟小记者们详细讲解着天气预报的制作的步骤,小记者们听后,都跃跃欲试,想去体验,当一次气象主播。

  在气象工作者的引导下,小记者们逐个走上演播台,站在演播台上,对面就是两个屏幕,屏幕中有台上小记者的身影,屏幕中还出现了背景地图,这让小记者们很是惊喜,每个上去的小记者都要刚回头再三区分自己站立的位置和屏幕图像的差别。

  “原来一份天气预报制作出来,要走这么多流程啊……”小记者们走出演播台后,纷纷议论道。

  “在电视上,大家看到天气预报播报只需要几分钟,但我们却要准备一天。从上午开始收集气象信息,然后根据预报员的预报结论,围绕相应的气象科普、热点话题等进行策划,制定出能让市民朋友快速理解的天气预报。”气象工作者在最后总结道。

  参观体验一圈下来,小记者们已经化身“气象达人”了,不但了解了很多气象知识,还准备在例行模拟新闻发布会上,和气象专家来了个“深度交流”。

  发布会前,本报记者郝少英鼓励小记者们踊跃提问,提醒小记者们在采访时要注意的礼仪,提前介绍自己的身份和姓名。她教小记者们牢记新闻六要素,带着这个思路学会听和问,学会抓住要点及时记录。随后,小记者们都像模像样的发问起来。

  新闻发布会中,每个小记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气象专家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小记者们进行了交流。看到小记者们对气象知识这么有兴趣,工作人员不得不给小记者们找出了气象资料。“龙卷风的形成”“面对灾害时如何自救”--小记者们一边看材料,一边提出更多有趣的问题。

  为了鼓励大胆发言的小记者,工作人员拿出精心准备的气象知识手工材料,现场进行奖励。小记者们开心极了,发布会刚结束,他们就三五一堆的组装拼搭起来。

  “这次活动让我掌握了很多气象知识,本以为身边的气象很简单,没想到气象背后还有这么多有趣的知识,让我大开眼界。”小记者曾耀庭将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点全部详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还对一些气象观测设备做了画图识别,他和记者说,他回家要再学习一遍当天的内容。( 文·摄影/记者马丽侠 郝少英)

  亲爱的同学们,即日起,加入《北方新报》小记者俱乐部,便可获得一份大礼包:每年至少在《北方新报》发表3篇文字作品或者摄影、绘画作品;赠送新闻写作和摄影采风学习活动3次;同时,你还能优先参加大型采访、公益、名家面对面等活动。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

Copyright © 2016-2021 贝博ty注册下载app/贝博tiyu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93136号

联系邮箱:ufochn@foxmail.com